4月25日,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市高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重庆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重庆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重庆法院共受理一、二审知识产权案件10435件,其中新收一、二审知识产权案件10007件,同比分别增长67%、72.8%。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926件,同比增长70.6%。
“从整体情况看,重庆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受理案件数量持续高速增长、新类型案件数量增多、著作权纠纷占比高、专利和技术合同等技术类案件增长快四大特点。”市高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重庆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分别为4666件、6248件、10435件,分别比2015年增长57.85%、111.37%、253%,案件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受理案件数量连续三年位居西部地区第一。
“近年来,我们受理的新类型案件数量不断增加,且涉及多个国内外知名公司。”该负责人介绍,包括时间戳等电子证据的认定、行为保全中“损失难以弥补”的把握、恶意注册商标的判断、商业秘密保密性的标准等。同时,既涉及美国奥多比公司、法国欧特克公司等国际公司,也包括力帆、重庆小康等本土知名企业。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近三年著作权纠纷占比高,涉KTV音乐电视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件呈现数量大、调解难等新特点。”该负责说,新收知识产权案件中仍以著作权纠纷案件居多,占比为86.3%。其中多为KTV经营者向集体管理组织缴纳许可费用后,其曲库中包含有未加入集体管理组织的权利人的音乐电视作品,该类权利人起诉KTV经营者,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据统计,2018年,重庆法院共受理该类案件5109件,审结5037件,结案率98.6%,判决结案1801件。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法院大力加强智慧法院建设,“知识产权纠纷类案智能专审平台”初见成效。该平台在分步实现网上立案、批量化立案的同时,借助计算机智能提取技术,将相关信息导入法律文书模板并自动生成相关法律文书,实现要素化、信息化审理,提高审判效率,促进知识产权审判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2018年,该平台已成功受理涉及KTV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2864件,审结2527件,结案率88.2%,其中判决结案1704件,调解撤诉结案823件。
另外,2018年重庆法院共受理专利纠纷、技术合同纠纷案件673件,同比增长109%。为有效应对技术类案件的快速增长,重庆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专利等知识产权案件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决定》,及时做好专利等上诉案件诉讼程序衔接,确保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平稳过渡。
我市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获授牌
4月25日,在全市商贸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进会暨专题培训会上,我市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获授牌。
这8家专业市场分别是重庆市龙水五金市场、重庆市陈家坪机电市场、重庆市外滩摩托车配件交易市场、重庆市渝派精品服饰城、重庆西部书刊交易市场、重庆聚信美家居有限公司、重庆云环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铠恩国际家居名都经营有限公司(重庆家具交易市场),在西部地区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中数量占比达到50%。
“这些专业市场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探索。”该负责人表示,比如外滩摩配市场,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和互联网电商平台结合起来,和宗申集团合作参与建设了国内最全面、最权威的汽摩电商平台“动力24”(汽摩巴巴)和“汽摩电子交易所”,平台上所销售产品条码直接和国家质检部门对接联网,实现线上、线下交易融合,挤压掉次品和假冒品的生存空间。
据悉,下一步,我市还将对商贸流通领域开展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电子商务、家居建材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构建设,引导行业自律,促进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管理、保护水平。